欢迎光临广东博鱼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官网!
全国咨询热线:400-123-4567
当前位置: 博鱼 > 新闻动态 > 公司动态

博鱼孩子开学家长排队打扫教室没空就请保洁?央媒怒批学校潜规则

时间:2025-09-05 00:36:12 作者:admin 点击:

  博鱼说的是自愿打扫卫生,但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“必须去”、“不能不去”,因为不服从安排你的孩子就会被

  虽说家长们不愿意去,但你还是能看到不少教室里,家长请假翘班蹲在地上刷地板。

  8月27日,温州就有家长实在受不了,将自家孩子班级的通知曝光在了网上,引起了轩然。

  这位家长说,自家孩子所在的班级采取轮流制,安排8名学生参与开学大扫除,有意思的是学校特别提醒,家长要陪同孩子完成打扫任务。

  虽说要求是陪同,可家长在的话哪里轮得到孩子打扫呢?也就是说学校的本意还是家长要去打扫卫生。

  帖子很快就火了,不少家长在下面附和说自己也一样,要去学校给孩子们打扫教室博鱼。

  更离谱的是,有些学校连扫帚、抹布都不提供,全让家长自备,这哪里是“家校共育”,分明是打着教育旗号的“道德绑架”。

  没办法,为了给孩子班级打扫卫生博鱼,他花了500多块钱找保洁,可没想到保洁阿姨也火到要靠“人脉”才能约到。

  而那些没条件请保洁的家长,只能硬着头皮跟公司请假,有的甚至刚忙完教室打扫,第二天就轮到“护学岗”,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。

  更让人憋屈的是,老师还会在家长群里“点名表扬”主动打扫的家长,话里话外暗示“不积极的家长,孩子可能错失奖励”。

  这不就是变相的“要挟”吗?谁愿意当老师眼里的“坏家长”?谁又想让孩子在学校受委屈?

  网友们纷纷留言吐槽:“我们80后小时候开学,男生搬桌椅、女生擦玻璃,自己的教室自己扫,怎么到了我们孩子这代,反而要家长上?”

  更有人调侃:“合着打扫教室的还是同一批人,只不过从当年的学生,变成了现在的家长。”

  如今的家长,早已被“身兼数职”压得喘不过气:白天要上班赚钱,晚上要辅导孩子作业,开学还要被拉去当“清洁工”。

  有位妈妈说:“我家孩子现在觉得,教室干净是理所当然的,连自己的书桌乱了都不会收拾,他从小没参与过劳动,根本不懂付出两个字怎么写。”

  是啊,当家长把所有脏活累活都包办了,孩子看到的只有现成的成果,哪里会体谅别人的辛苦?

  长此以往,他们只会觉得“别人为我做事都是应该的”,这样的孩子长大后,又怎么会有责任感?

  学校或许觉得家长来打扫卫生更好,他们肯定比学生更细致,可对于学生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儿。

  教育部《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》里明确写着,学校要“提供安全卫生的学习环境”,可有些学校却把本该自己承担的责任,一股脑推给了家长。

  除了教室清洁,有的学校连绿化维护、运动会场地布置都让家长来做,美其名曰“家校共育”,实则是在“甩锅”博鱼。

  更让人担忧的是,这种“甩锅”还在加剧不公:有钱人家能轻松请保洁、赞助活动,普通家庭却只能靠时间和体力硬扛,无形中把孩子分成了“三六九等”。

  为什么学校敢这么做?说到底,还是家校关系不对等,家长怕得罪老师、影响孩子,即便心里不满也不敢拒绝;而学校摸准了家长的“软肋”,把“自愿参与”变成了“变相强制”。

  更可怕的是,这种“甩锅”会让学校形成依赖,有位校长私下透露:“一开始只是让家长帮忙打扫一次,后来发现省事,就年年这么干,慢慢就成了规矩。”

  当学校把家长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,就会越来越懒得完善自身责任——反正有人“兜底”,何必花心思雇专职保洁、制定清洁制度?

  可这样的“偷懒”,最终伤害的是孩子的教育:学校本该是教孩子“责任”和“自立”的地方,如今却成了“逃避责任”的示范场。

  80后、90后的记忆里,开学第一天的劳动场景总是很鲜活:大家分工合作,有的擦黑板,有的扫地面,有的整理图书角,虽然累得满头大汗,却格外有成就感。

  劳动从来不是“负担”,而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、责任感的最好课堂:擦桌子能学会细心,扫地能懂得坚持,和同学一起合作能学会团结。

  对此,新京报官媒的批评一针见血:“让家长打扫教室,不仅模糊了家校责任,更扭曲了劳动教育的初衷。”

  而这种“潜规则”也早就应该被打破了,媒体还给出了一些建议让教育回归本真。

  首先要明确学校是责任主体,禁止学校把清洁、护学岗等任务转嫁给家长,对违规的学校要严肃整改。

  学校也该把清洁工作纳入常规预算,要么雇专职保洁,要么规范外包,而不是把成本转嫁给家长,既然收了学费、享受着公共教育资源博鱼,就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。

  再有就是劳动教育必须真正走进课堂,不是让孩子偶尔扫一次地,而是要纳入课程设计:低年级可以学整理书包、擦书桌,中年级可以负责班级卫生区,高年级可以组织校园美化活动。

  老师要做好引导,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会思考、学会合作,就像有的学校那样,让孩子分组负责教室清洁,每周评比“最美小组”,孩子们的积极性高得很,根本不用家长操心。

  最后,家长也要转变观念,别再把“不让孩子吃苦”当成爱,真正的爱是教会孩子“独立”。

  希望明年的开学季,我们能看到孩子们拿着抹布、扫帚,笑着说:“这是我们的教室,我们自己来!”

  而家长们,终于能卸下重担,安心看着孩子成长,这才是开学季该有的样子,不是吗?

  新京报:《让家长打扫教室,学校“潜规则”该打破了》博鱼,2025-08-31

  新京报:《让家长打扫教室,学校“潜规则”该打破了》,2025-08-31


工程案例